我在 2015 年年初进入音响媒体工作,不知不觉地,入行也十年了。以前还在当素人发烧友的时候,Furutech 对我而言,就是要买端子、插头,或者要切一点散线回家 DIY 时,第一个会想到的品牌,却从没留意过他们家的成品线。进入媒体工作后,我才真正认识到 Furutech 的实力与魅力。
扭转刻板印象的初体验
那个开端是 Furutech NanoFlux 电源线,这线如今还在贩售上,只是用上更新的技术,进化成了 NanoFlux NCF。初代的 NanoFlux 定价是新台币 18 万余,该次试听对当时还算是个菜鸟编辑的我来说,是个从未有过的体验。18 万的电源线,有没有相当于 18 万的享受呢?金额数字很难换算成享受的程度,但我却真的见识到什么是干净清晰,什么是层次分明,什么是开广深远,什么是起伏从容,什么又是细腻质感。那回与 Furutech 的接触,抬高了我参考经验,也扩展了我的视野。
这十年,我接触过不少 Furutech 产品,不仅有线材,还有一些基于材料技术衍生出来的 NCF 产品,例如套在电源插座口的插头稳定器、能消除静电的电源净化器,还有卖到翻掉的 NCF 架线器等。他们甚至把 NCF 技术应用在电源排插上,使得他们家的排插,不管有没有内建滤波线路,都能带来听感上的提升。他们更将 NCF 技术广泛推展到线材上,包括端子或绝缘批覆材料,都用上了 NCF 特殊纳米结晶配方。从我进入媒体工作到现在,可说是见证了 Furutech 的跃进和转型。他们不再只是零配件、切售线的制造商,Furutech 俨然是一个产品线完整的 Hign End 线材厂。
最近两次 Furutech 讯号线的美好体验
说起 Furutech 新世代的讯号线,我先在两年前试听 Lineflux-NCF XLR 讯号线。那是他们家的中阶款式,端子加入 NCF 配方纳米结晶,再辅以镀银碳纤维编织层。银白色的编织配上精致抛光的不锈钢端子壳,展现细腻又高贵的质感。LineFlux-NCF 讯号线不但好看,而且声音也好。漆黑的背景,让音乐信息自然浮现出来;绵密的质地,让声音深显真实;浓郁的色彩,依旧能绽放层次;清晰干净的声底中,透着一股清爽朗快的气质;开阔的音场里,布局出清楚的层次。那着实是一次愉悦的试听经验。
后来又听了他们的切售款线材 DAS-4.1 讯号线。代理商仲敏用 Furutech 顶级端子 CF-102 NCF RCA 头制作成品,送来让编辑部试听。这是Furutech 旗下切售讯号线的旗舰款,内部采用了少见的逆向三层绞绕设计。内圈是 Alpha OCC 单结晶铜导体,中层以逆向绞绕 Alpha DUCC 长结晶铜导体,第三层再逆向绞绕一圈 Alpha DUCC 导体。独特的设计,造就出这线绝佳的透明感与分离度,轮廓鲜明与形体具象,且发声体的独立性极佳,让音乐画面分外有层次。作为切售线的 DAS-4.1,对于 DIYer 的玩家来说,会是一个性价比出众的好选择。
旗舰 Project 系列的第二波惊人之作
这次听的更厉害了。Furutech 继旗舰电源线 Project V1 之后,又带来了讯号线 Project V1-L,且同步推出单端版本的 Project V1-L RCA 及平衡版本的 Project V1-L XLR。编辑部收到的是 XLR 的版本。
我细读原厂官网上对 Project V1-L XLR 的介绍,赫然发现这与我一年前听的 DAS-4.1 的结构有些雷同,只是线芯导体更豪华,结构设计更复杂,避震绝缘更讲究。
三层逆向绞绕的镀银 OCC、DUCC 铜导体
先从线芯导体的设计讲起。Project V1-L XLR 的线芯导体同样是三层逆向绞绕设计。中央是 26 根镀银 Alpha OCC 单结晶铜导体,向右旋绕;中层是 23 根 Alpha DUCC 导体向左旋绕;外层再是 31 根 Alpha DUCC 导体,又换成向右旋绕。这三层导体绞绕方向不同,所以我称之为三层逆向绞绕。
OCC 单结晶铜的结晶导体长度最长,结晶断面最少,传输最佳;DUCC 固然不及 OCC 单结晶铜,但结晶面积依然远比一般的 OFC 无氧铜来的大,结晶边界要少上许多。而这 DUCC 则是三菱材料工业所生产的长结晶高纯度铜,是 Furutech 工程师认为现阶段最好的导体之一,普遍用于他们家较高阶线材上。而 Furutech 更将之与 OCC 单结晶铜结合,构成双导体、逆向绞绕的结构。且这些导体均经过 Furutech 引以为傲统称为 Alpha 技术的超低温与消磁处理程序,更让讯号传输的纯净度与可靠性得到提升。
绝缘、屏蔽、避震,处处用心
在导体之外的绝缘、屏蔽和避震亦不可少。详细结构可参看原厂的结构渲染图,那会更容易明白。但可注意他们有两个比较值得注意的结构设计,一个是此线具有三层屏蔽,一层 Alpha 处理的铜箔包裹,紧连着再一层 Alpha 处理的 OCC 单晶铜网包覆。而在线材的最外层,就在隔离网内,还有一层铜箔包裹,且同样是经过 Alpha 处理。如此严实的三层屏蔽,就是要隔绝所有噪声的干扰。另一个则是此线的避震处理。在线材内围,就在两股导体的 PP 绝缘外,填充着尼龙纱,在两层屏蔽外再加上音响级弹性 PVC 和陶瓷与石墨纳米级微粒的复合物。相隔一层纸裹隔离层,再以数根空心避震管环绕,这些避震管的材质与中层避震所用的复合配方相同。至于最外层的隔离网也非普通物,而是以高质量软阻尼 PP 加上硬纤维交叉编织而成,用以降低线身的谐振和应力,同时还保有相当的柔软度。绝缘、屏蔽、避震,三管齐下,是 Furutech 为 Project V1-L XLR 立下的策略方案。
仅见于此的特规 NCF 端子
除了线身,Project V1-L 所使用的端子也很特别。RCA 版本用的端子为 CF-102 NCF(R)-P,XLR 版本则是 CF-601M/ 602F NCF(R)-P,型号跟 Furutech 零售的最高阶端子型号很像,但末尾又加上了 (R)-P 的标记,以示区隔。事实上,外观也与零售旗舰端子差很多。过去 Furutech 常用编织碳纤维作为阻尼环,零售版旗舰端子上的阻尼环更加了镀银,看起来更漂亮。这回,加注了 (R)-P 标记的端子,专供 Project V1-L 讯号线使用,目前并无零售。
端子本体大致和一般零售版相同,都是不感磁的不锈钢外壳、一体式纯铜镀铑接点、结合 NCF 配方的复合材料作端子套头、公头接点中心装设 NCF 配件。可是,视觉上最大差异就是那个阻尼环。这个端子阻尼环外观大致呈黑色,其上还有灰色的不规则块状纹理,看起来有点云母,又有点像珍珠母贝,还有点陨石面的味道,甚至让人联想到大马士革钢。但这些都不是。这就是不折不扣的 NCF 配方材料,只不过这次不采硬化处理的编织碳纤维,改用特殊锻造法制成这种含 NCF 配方的碳纤维复合物。见其纹理排列毫无规则,这正是 Furutech 工程师要的结果,这样的阻尼特性更好。
此外,Project V1-L XLR 线身上还多了一个阻尼环,同样是不感磁不锈钢,配上那个特别的 NCF 阻尼。原厂表示,这个阻尼环可不是为了装饰(虽然这看起来确实比较高级),而是为了透过 NCF 配件,降低线身机械与电气上的失真。
声音表现只能这么说:厉害,厉害,厉害
声音如何呢?简直太棒了!我在 U-Audio 的试听室,以 EAR Yoshino 868 前级、509 MK2 后级搭配 Wilson Audio Alexia V 为主要系统,Furutech Project V1-L XLR 讯号线就接在前后级之间。讯源则有 YBA CDT-450 转盘搭 Merging NADAC 与 Cambridge EXN 串流播放器两套,前者播放 CD,后者则通过 Rock-NUC 为 Roon 的核心来播放串流音乐。
Project V1-L 不愧是 Furutech 的旗舰讯号线,只消一换上,立刻感觉不同,画面变得异常清楚,声音分离度绝佳,声部座落和分布清楚极了。它的空间感表现出色,音场开阔而且深远,栉比鳞次的分明层次,似乎舞台上所有的人事物都能完整还原重现。在音色表现上,Project V1-L 的色彩感极其丰富且准确自然,要辨识各项器乐一点不难,演奏者的音色诠释也能完整呈现。它在细节描绘上也很有一套,无论是微弱的声响,细部的纹理,或者是轻柔的起伏,Project V1-L 所带来的讯息完整度,让人一点不会怀疑有否错失什么。还有一点厉害的,就是它的动态表现;在声量的大小、强弱、起伏之间,音乐能量的吞吐始终从容。
动态从容大气,瞬态明快非常,色彩缤纷馥郁
以 Andre Previn 指挥洛杉矶爱乐,演出的杜卡「魔法师的学徒」为例。这首曲子是杜卡的成名大作,也是今天大家对这位作曲家最熟悉的曲子。固然华特迪斯尼的引用,抬升了此曲的知名度,但不可讳言,杜卡精巧的管弦乐技法以及精彩的旋律色彩,才是让这首诙谐曲作品上广受欢迎的主因。如果音响系统的动态不好,音色单调,层次不清,就不会明白这曲子有多精彩美好。在系统用上 Project V1-L 讯号线后,重播这首曲子,那个精彩程度,让我惊呼连连。
|
我不是故作姿态夸张其词,正因为我把「魔法师的学徒」纳入近日的导聆讲座曲目,这阵子我听了不知几回。我在不同的耳机和两声道系统上听过,还找了好多版本来回比较,最后才选定这个 Previn 与 LA Phil 的演出。因为曲子熟,所以我知道差别在哪里。开头的序奏是学徒催动咒语,小提琴奏出平缓的动机,单簧管则与其他木管搭配着呼应。这段动机轻柔,可是每件乐器的质感都录得很清楚,即便是小提琴缓奏,也是有细节的。我为什么会惊呼?当这一切连我在耳机上都不见得能察觉的信息,竟然就此一一揭露了。(DAC 耳扩和蓝牙耳机用不上 Prject V1-L 啊!)
随后音乐倏地而起,随着乐曲主要动机的出现,带入诙谐曲的主体。听这动态和瞬态的表现,此线完全说明了它为什么要卖这么贵。在热闹缤纷的合奏下,声部间交错而行,相互递进而前,简单的主题动机却幻化成多重面貌,即便一再反覆,也不觉得无趣。这是杜卡的本事,也是 Furutech 的本事。或者说,Furutech Project V1-L XLR 让我更深领略了杜卡的作曲功力。换回普通的平衡线,学徒依旧在那里与扫帚辛苦奋战,可是,那个那个色彩感少了,那个画面感单调了,那个立体感扁平了,那个层次感模糊了,那个活泼感降温了。哪天,你熟悉的面店,面少一点、汤少一点、牛肉少一点、葱花少一点,你还会去吃吗?
壮盛管弦乐下,有着一览无遗的清晰层次
透明、干净的声底,让音乐的层次肌理听得清楚分明。此外,它的声音明亮灿烂且满有活力。不过,千万别看到我用「明亮灿烂」来形容,就误会它的声音会亮、会刺激、有火气。不,相反的,它的声音一点让人难耐的火气都没有。它的亮,更象是一种反射,像一种光线照映在宝石上反射的光泽。而且,还不是那种 GIA 3EX 的钻石在高亮度灯光照射下的耀眼璀璨,而是有着温润和煦的质感,有着丰盈美丽的光彩。
|
以皮尔奈的舞剧音乐「希妲莉丝与小牧神」为例,这个曲子的录音版本不多,多半是法系乐团才会演出,可是,这个曲子真是很精彩。皮尔奈可是马斯奈的学生,被视为法朗克的接班人,这曲子完全说出他无愧于前辈的指教和传承。在乐曲当中除了常见编制外,也加入了竖琴、钢片琴、钢琴、大键琴,打击乐也用上了响板、三角铁、铃鼓、木琴等,配器堪称丰富。看到乐团编制,你能对乐曲的音响效果生出想象了吗?无论我听过多少次这曲子,在第一幕里几个我熟悉的乐段,经过 Project V1-L 之后,好像完全不同了。不时会有:「喔,原来这里长这样」,「喔,原来这里有这个」之类的感叹。
我很欣赏它所营造出来的舞台感,开阔、宽敞、有深度。在「牧神的学校」一段里「小牧神的进行曲」,在中低音弦乐的拨弦与铃鼓的搭配下,提供了这段进行曲中明确的节奏支撑,另由管乐来负责旋律。听这里由不同乐器共同组成的节奏,并非单调的节拍而已,我可以感觉得出每个拍点的音符组成,且与木管拉出前后的距离深度。铜管加入后,我立刻能够辨明合奏改变了。短笛穿云而上,笛音高亢而锐利,但声音密度良好,且有维持几分水润质感。这些很难表现吗?我这么说,用了 Project V1-L,我不需要太多的脑补,这些空间信息以及质感的讯息都够充足。
至于我很喜欢的「牧神的舞蹈课」里,前半部是一段主题变奏,精巧的反覆,不是作曲家骗稿费的偷吃步,那就象是课堂教学,我做一个动作,你跟着做一个动作一样。三段体的主题和变奏,赋予了乐曲额外的变化。就算为了剧目需要而有反覆,音乐也完全不显枯燥,反倒有趣极了。清楚明白的声部解构,外加明确的器乐质感,Project V1-L 活泼生动地演绎着这段主题与变奏。第五段变奏与主题偏差甚多,宛如小牧神捣蛋的插曲,紧接在后的,就是这段曲子精彩的轮旋曲。
在主题不断出现之下,配器逐渐增加,音量逐渐加大,整个乐团在壮盛的合奏下把曲子带往顶点,华丽地结束这段音乐。这个层层递进的过程,配器上加了什么,合奏下产生了什么,时不时飞出的短笛和高音木管赋予了音乐什么色彩,铜管推升堆栈时带来什么辉煌效果,Project V1-L XLR 把这每一方面都表达得好有说服力。 不管是杜卡的「魔法师学徒」,还是皮尔奈的「希妲莉丝与小牧神」,都是我熟悉的曲子,但这次试听,似乎这些熟悉的曲子都焕然一新,满富新意。因为,多亏有它,我能在讲座之前,更深更多了解这些曲子里的奥妙与美好。若非有它,我还以为过去所听过的,就是全部了。原来,还有。
干净透明之余,更有贵气质感
|
乐器的质感以及我前面强调过的光泽感,可以用室内乐录音来进一步说明。以 Renaud Capucon 兄弟等独奏家合作的舒伯特鳟鱼五重奏「鳟鱼」为例,Project V1-L XLR 带给整个系统的助益不可谓不大。这个录音原本走向就干净透明,在 Project V1-L XLR 的相佐下,这个干净与透明之余更多了质感;不是空有干净,空有透明,而是让干净与透明衬托出音乐的质感。钢琴晶莹剔透,小提琴娓娓道来中提琴与大提琴赋予了醇厚与温暖,低音提琴垫出了厚度与重量;在在显出这条鳟鱼的快乐与活力。室内乐的乐器件数较少,定位较容易辨别。Project V1-L XLR 给予的画面清澄明白,一览无遗,每个乐器的声音密度极好,组织绵密,线条明确,让再普通不过的 CD 听起来好像是黑胶一样富有质感,又像高解析档案一样细节出众。线材可以改变那么大吗?而且这线还是 Furutech 的,还不是欧美知名大厂的?你得试试看,没试过,我自己都不相信。
虽然我还可以跟你分享更多,包括阿巴多指挥的柴可夫斯基如何,夏伊指挥的贝多芬如何,也可以告诉你我在听阿劳弹奏的萧邦前奏曲,以及皮耶斯的莫札特奏鸣曲时,有多么愉悦。但若播放流行音乐呢?照样行!
结像、线条、细节、冲击感,无一不优秀
|
听 Jennifer Warnes 的「Famous Blue Raincoat」专辑,Project V1-L 带来的充沛活力,让人更明白这张专辑为何能成为经典名盘,那个混音效果真是太好了!「First We Take Manhattan」里,开头左侧冒出收音机的广播,稳定的节奏带出鼓声和电吉他,后面还有键盘、合成器与人声合音。元素虽多,但一个一个出现,有次有序,渐层递现,更重要的是那个混音的平衡感,让这些多样且丰富的音乐组成,得以均衡舒展开来。鼓声扎实有劲,而且可以展现出速度和冲击。伴奏的电吉他的音色真是漂亮,而且多变多彩,象是多了一个人在唱歌一样。吉他手是谁?Stevie Ray Vaughan 啊!
「Bird on a Wire」开头的鼓声,又饱满又深沉,冲击感也足,听起来很有气势。至于散落在旁的节奏,赋予了歌曲活泼的律动感。这种密度感,这种结像性,这种解析力,这种信息量,Project V1-L XLR 提供的不仅是一种 High End 的语调和腔调,更是一种本质。同名歌曲「Famous Blue Raincoat」里的萨克斯风与贝斯质感实在出众,不但清楚,而且有种亲近感。至于 Jennifer Warnes 的歌声,温暖而清晰,嗓音的纹理和细节,既清楚又不过分抢戏,反以大量丰富的信息组织出有密度、有厚度的声音。特别是「Famous Blue Raincoat」一曲里,象是吟诗一般的语调,让人听着听着就被带入歌曲之中了。
早已立起欧美大厂之外的另一座高峰
你是否也像过往的我一样,还把 Furutech 当作是家零配件与散线的厂商,没把他们的成品线放在眼里?错!这种认知,大错特错!没接触过还不知道,一试用了就明白,Furutech 的产品确实有料,不仅有技术料,还有声音料。他们家的零配件,就连欧美 High End 大厂都争相采用,就是对他们最实在的肯定。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试试 Furutech 的成品线材,且越是往高阶走,越能感觉他们的线材非同小可。我这两年先后试听了他们家三对讯号线,直到这次,体验了 Project V1-L XLR 这款最新旗舰,更是笃定这个想法。
超过 20 万的讯号线,确实价格不菲。然若用在超过 200 万的系统上,这又有什么为难呢?反倒你会因为 Project V1-L 所带来的绝美听感而深觉满足。而且,你也会看到在欧美线材大厂以外的另一座山,也是高峰。
器材规格
Furutech Project V1-L-XLR
型式:XLR平衡讯号线
导体:中心/镀银 Alpha OCC 单芯铜导体(x26)、中层/ Alpha DUCC 导体(x23)左旋排列、外层/ Alpha DUCC 导体(x31)右旋排列
屏蔽:双层屏蔽
端子:Furutech CF-601M NCF(R)-P、Furutech CF-602F NCF(R)-P
长度:1.2 M
售价:238,000 元
进口总代理:仲敏
电话:(02)2278-3931
网址:www.furutech.com
疯狂HIFI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疯狂HIFI官方公众号,本站动态早知道。
发布本站最新动态和HIFI咨询,产品评测等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