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胜旗试听,有种 déjà vu 的既视感。不过,这不需认知科学的解释,也与穿越时空无关,因为就在 2022 年的三月,我便来过胜旗听一套非常类似的系统。
那次我听的是 Avantgarde Zero TA XD,是 Zero 1 XD 的半主动版本。原本的 Zero 1 XD 是全主动音箱,但为了让消费者既有的扩大机可派上用场,或者可透过更换扩大机来调整音色,所以他们推出了半主动的 Zero TA XD,中高音的部分还需外部扩大机驱动,仅留下驱动低音的放大模块。
这次我来听的则是最新世代的 Zero iTRON,Avantgarde 再度把 Zero 这个型号改回全主动设计,而且还将负责中高音驱动的放大模块换成了他们自家开发的 iTRON 模块。iTRON 是用来驱动音箱的放大模块,却与一般的扩大机不同,原厂甚至说:「iTRON 不是扩大机。」不是扩大机,那是什么?Avantgarde 说 iTRON 是一种「电压/电流转换器」,是直接控制单元的引擎。
iTRON?那是什么?
Avantgarde 为什么不使用传统的扩大机就好呢?他们认为传统扩大机采用的是电压放大,但音圈作动是来自于电流流过产生电磁作用而来的。根据欧姆定律,V = I x R,电流和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音箱单元的阻抗却会随着频率的改变而浮动,并非固定不变。导致随着频率响应变化,音箱单元的驱动会出现不线性的状况,这就是一种失真。
倘若如此,扩大机改成电流放大不就好了?没这么容易。首先,电流放大无法有效驱动低音单元,那音箱的低音怎么办?再者,电流驱动需要有精准的电子分音。还有,单元多少都有某个谐振频率,我们若不想要放大这个谐振,就需要把这个频段给过滤掉,可是电流驱动会无视于分音器的滤波。
耗时五年方才研发成功的 iTRON 电流放大电路
电流驱动是合理的,但要付诸实行却非易事,单是上述的三个问题就需要克服才行。Avantgarde 坚持自己的信念,耗费五年时间,设计出适合 Avantgarde 音箱的电流放大,是为 iTRON 电路。原厂表示,这是一个对称、单端、无负反馈的电路,且能克服音圈运动时的电感问题。Zero iTRON 的中音和高音,就是以内建的 iTRON 电路来驱动,其表现自然与之前采用传统放大线路的 Zero 1 不同,更与还需搭配外部扩大机的半主动 Zero TA XD 不一样。
难道前面提到的问题,Avantgarde 不会碰到吗?还真是这样。第一,Avantgarde 的音箱多年来都采半主动设计,内建了专属扩大机来驱动低音。因此,电流放大不适于驱动低音的问题就解决了。第二,Avantgarde 的电子分音可以做到很精准,这点也没问题。第三,Avantgarde 藉由号角带来的增益,他们的单元发声效率更高,所以单元总能在远离失真与谐振的范围内工作。基于这些独家优势,Avantgarde 采用 iTRON 电流放大电路完全不成问题。
单元全数更新升级
Zero iTRON 只改了内建扩大机的部分吗?当然不,Avantgarde 改得可多了。单元方面,中音单元和低音单元都换了。以前 Zero 1 用的是一个 4 吋纸质凸盆中音,Zero iTRON 则换成 5 吋最新 Evolution XM1 中音单元,磁力引擎则改用双磁铁引擎,单元的效率、线性与动态更好。1 吋的软凸盆高音整体也强化了设计,进而减少部分的震动。12 吋纸盆低音采用 W 状双层悬边,振膜几何也经审慎考虑而能降低失真,音圈尺寸则从过往的 2.5 吋放大为 3 吋。
引以为傲的 DSP 低频管理程序
之前用于 Zero 1 上的扩大机还是 D 类放大,但 iTRON 的工作方式则是 AB 类。且先前的分频是以 FPGA 芯片撰写分频拓扑,进行主动分频,如今则改为纯模拟的主动式分频网络,且用上自家订制的特规电容。至于低频管理的 DSP 软件也有调整。Zero 1 所使用的 DSP 共分 10 个频段可调,Zero iTRON 则减为 8 个 EQ 频段,固定针对 30Hz、40Hz、60Hz、80Hz、110Hz、160Hz、220Hz、320Hz 进行最大 +/- 6dB 的调节,还可搭配 Bass Gain(整体低频音量提高)、Bass Boost(某低音频段特别强化)、LPF Range(与中音单元的衔接),外加两组 Filter(以改善空间驻波)等 DSP 项目进行调整。
取消 DAC,改成纯模拟输入的全主动架构
过去 Zero 1 内建 DAC,最简单的配置就是加一部讯源,模拟或数字都可,因为 Zero 1 除了 XLR 模拟输入外,还有包括 USB、同轴、光纤、AES/EBU 在内的数字输入。可是,Avantgarde 这几年开始转型,舍弃了数字输入,把数字译码的部分交给用家自己搭配。Zero iTRON 因此只有一组 XLR 输入。而且过去 Zero 1 的输入是集中在其中一支 Master 音箱上,再以无线或有线(网络线)传给另一支 Slave 音箱。这就有延迟的问题,最高有 220ms 的延迟,Zero iTRON 因为模拟讯号直接分送给左右声道,没有主从传送的问题,整体延迟几乎可以忽略(小于 1ms)。
四种开机模式任君选
Zero iTRON 也在操作和功能上增加一些新的设计,有助于增进整体使用的便利性。例如,过去 Zero 1 的电源开关设在背后,用家得绕到后面去开关机。Zero iTRON 则在前障板下方加装一个开关,就不必绕到后面去操作。除此之外,背后还有一个选择钮,可切换不同的开关机模式,包括前置开关启动、12V 触发端子启动、输入讯源侦测启动,以及总电源启动等四种开关机模式。此般连开关机都可以个性化设定的,在音响圈里还真不多见。
高音和中音还有增益可调
此外,Zero iTRON 还增加了几个功能。一是它多了一组 XLR 的模拟输出。你会不会觉得奇怪:音箱已经是系统的最终端了,为什么还要有模拟输出呢?答案是为了用家日后外接超低音而设计的。Zero iTRON 是全主动的音箱,用家如果是讯源直入,或者前级只有一组模拟输出,就不方便外接超低音。Zero iTRON 增加了这组模拟输出,就让用家多了一个应用选项。再一个则是在背面的控制板上有两个摇头开关,分别可调节高音和中音的驱动增益,各有 +/-1.5dB 的调节空间。这样一来,Zero iTRON 不但低音可调,连中高音也可微调,在使用上更有弹性。
新设计的底座,让音箱仰角可调
不像自家较高阶的 Uno、Duo 和 Trio,均使用压铸成型的音箱花状圆形号角。Zero 这个型号为一体式设计,不仅三音路音箱、低音模块都装在一个音箱里,这个以 PUR 聚胺酯铸造成型的箱体,高音和中音处为一体成型的号角开口。Zero iTRON 音箱自带仰角,过去 Zero 1 的仰角固定,如今 Zero iTRON 的后脚钉可调高低,透过改变后脚钉高度,即可改变 Zero iTRON 仰角。仰角调整,则和我们座位的距离,以及我们想听清楚多少细节有关。
有着能让人一眼望穿舞台的自信
胜旗预备了三套讯源,包括 Esoteric 旗下高性价比的串流 DAC 前级 N-05 XD,以及「非 Grandioso」最高阶的 SACD/CD 唱盘 K-01 XD,此外还有一套由 Teac TN-5BB 唱盘与 PE-505 唱头放大器组成的黑胶系统。由于 Zero iTRON 为主动式音箱,不需要扩大机,架上的 A 类综合扩大机 F-01 便于无用武之地,仅由 N-05 XD 控制音量。
一来不是现场比对,二来距离上次来听 Zero TA XD 已事隔将近三年,我没办法明确指出 Zero TA XD 和 Zero iTRON 差在哪里。不过,我回看自己当初所写的试听报告,对照当下 Zero iTRON 的听感,似乎 Zero iTRON 在整个放大驱动上,更均衡流畅,低频的控制力更好。Zero iTRON 的声音透明,有着能让人一眼望穿舞台的自信。正因为这等透明、干净的声底,令其能够轻松呈现各种音乐当中的细节信息。
挖掘音乐里的讯息,向来是 Avantgarde 音箱的强项,受惠于他们的号角设计和 Omega 中音,在 Avantgarde 音箱上所听见的细节,总是特别清楚、明确,好像拿着放大镜观看一般。这个特性在 Zero iTRON 上也表露无遗,而且或许是以 iTRON 模块驱动的关系,听起来又更为透明、活生、自然。我上一次听 Avantgarde 的 iTRON 版本主动号角,是 2023 年听 Trio G3 的 iTRON 主动版。这次听到入门级的 Zero iTRON,那种一览无遗的穿透视野又回来了。Avantgarde 这次的换代,确实很有料。
以明亮色调刻画每一道轮廓
|
以 Shelby Lynne 的「Just a Little Lovin」一曲为例,单是那将近 50 秒的前奏,就说出了很多东西。鼓组除了鼓声还有 hi-hat 铜钹的声响,细细的、脆脆的、碎碎的,这节奏贯穿整首曲子,称得上是这曲的骨干。我总觉得在 Zero iTRON 上听这鼓手制造出来的节奏声响,听的特别清楚,那个钹声的质地和形貌都能被描绘出来。配上贝斯浑厚深沉的滚动音符,那个低频量感实在很足。一个钹,一个贝斯,一个泛音往上走,一个低音往下沉,Zero iTRON 两端都能兼顾。至于 Shelby Lynne 的歌声,随着歌曲的发展,勾勒出清楚明确的声线,咬字和发音的细节一点没有少给,轻轻松松地还原出一个立体的音像,就构建在两个音箱的中央。Zero iTRON 有着高水平的解析力,以一种明亮的色调,刻画每一道轮廓,无论是伴奏和歌声,构成有层次清楚且有立体感的图像。
听这里的沉重鼓声,就了解它的低频实力
|
听 Adele 的「25」专辑时,主打歌「Hello」开头,钢琴几声和弦之后,Adele 就以平和的语调唱出,直到进入副歌,情绪翻腾上来,歌声高亢激昂。鼓声饱满沉重,后方的旋律伴奏则是电吉他和键盘的和声。虽然这是混音的结果,但这其间层次听来实在清楚。每次听 Avantgarde 音箱,都有类似的经验,它们总有办法把事物说清楚,如果是本就清楚的,它们就说得更清楚。
节奏明快的「Send My Love (To Your New Lover)」,开头收进了 Adele 的口白「Just the guitar, ok, cool」,音量微弱偏左,这个一秒钟不到的无心之语,此番在 Zero iTRON 上听,可谓我听过这曲子以来最清楚的一次。接着出场的是木吉他和类似康加鼓的打击乐,以清晰明快的节奏进展。Zero iTRON 在表现这段节奏时,展现出它速度快又解析好的特点,让鼓点听来特别清楚。至于「I Miss You」里头又可听见沉重饱满的鼓声,Zero iTRON 表现这鼓声,不仅沉得下去,而且还保有速度,低频也是干净清澈的,不显含糊。
DSP 低频管理是它克服环境限制的最大利器
我夸 Avantgarde Zero iTRON 的低频好,放起 Adele 几首节奏强劲的歌曲时,鼓声表现非常杰出,杰出到抢戏。这不仅是它 12 吋低音的能耐,更是因为它的低音采用主动驱动,内建 400W 扩大机推低音,就像是量身定做一个超低音协同音箱工作一样,这样的低音怎会不好?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进行 DSP 的低频管理,做法也有一套标准的 SOP——透过原厂麦克风收音量测,再结合专属应用程序调节——以此克服聆听空间的 room acoustics,无需再担心低频驻波的问题。我能听到这么让我夸赞连连的鼓声,Avantgarde 的主动式低音和 DSP 低频管理居功厥伟。
有着特殊的人声魅力,细节丰富且纹理清楚
|
Avantgarde 音箱表现人声时,也有其一份独特的魅力。不因为别的,正因为它们的号角设计,让细节特别丰富,纹理格外清楚。听 Boz Scaggs 的「Thanks to You」一曲,他温暖浓郁的嗓音,操着他所擅长的蓝调和灵魂歌曲的腔调缓缓吟唱。但见 Scaggs 的歌声扎实形象立体,发声的各面细节也都清楚,不管是子音的咬字或乐句的收尾,抑或是鼻腔共鸣的运用,都能让人轻松掌握。在伴奏部分,强劲的鼓声和饱满的贝斯,加上埋在其中电吉他所展开的旋律,铺陈出一片迷蒙的氛围,这味儿可真是好啊!
|
Sara Bareilles 的「Brave Enough: Live at the Variety Playhouse」专辑,很能说出 Zero iTRON 表现活生感与现场感的实力。Sara Bareilles 在演出时多是一边弹琴一边演唱,电钢琴的伴奏与她的歌唱融合搭配得更为协调融洽,更能舒展情绪张力。她的嗓音高亢,唱到副歌时往往有种穿刺而来的力劲,听众很容易被她带入她所宰制的情境之中。她还不吝在演唱时与台下观众互动,更带出乐曲的活泼与活力。Zero iTRON 很能表现这张专辑的氛围感,听那既活生又真实的声音,不管是 Sara Bareilles 的声嗓,还是现场观众热烈的鼓噪与欢呼,都显出一种富有热度的现场。我前面说过,Zero iTRON 的声音很透明,本质很清澈,底蕴很活生,这张专辑足以为证。我要再特别强调一点:Avantgarde 号角音箱所还原出来的细节比起一般「非号角」音箱都要更丰富。
讯息既然都在录音里,Zero iTRON 就要把它们都挖出来
|
这些讯息其实都在录音里,前端器材也都挖掘出来了,若在近场聆听甚至超近场聆听下,或许这些讯息还能掌握。一旦拉开聆听距离,不可避免的能量衰减,就使那些讯息听起来没有那样鲜明清楚。这就是我说的,Avantgarde 音箱有助于让人带着放大镜观看音乐罐头里的每个细节;Zero iTRON 又再加上了 iTRON 放大模块驱动的因素,声音又更显纯净澄澈。
听 Hélène Grimaud 和 Sol Gabetta 合演的「Duo」专辑,Zero iTRON 提供了钢琴和大提琴清楚的形貌。室内乐强调的是和谐与默契,二重奏亦复如此。钢琴与弦乐器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地位,二者相辅相成,琴瑟和鸣。均衡的系统,总能体现出一种这其间的和谐气韵。我虽然多次提及 Avantgarde 音箱的解析力好,声音干净,细节繁多,Zero iTRON 同样能彰显这样的特色,但这并不影响它表现二重奏的和谐、均衡与流畅。
很多人对号角音箱的印象,要不就是偏解析不耐听,要不就是有染色不平衡。可是,Avantgarde 却非如此。我听见的细节,反倒完整构建了钢琴与大提琴的样貌和质感。琴音的尾韵也很漂亮,明亮且有色彩。并且,我察觉不出它有什么音染,无论是钢琴还是大提琴,都透出一种通透和自然。这是音箱的单元、号角、箱体等的功劳?还是 iTRON 放大模块厉害?我觉得都是原因。
Esoteric 监制的重发专辑,每一张都精彩
前面提到的几张专辑听感,来源都是 Tidal,透过 N-05XD 以 Roon 来播放。而我每次来胜旗试听,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可以听到 Esoteric 的 SACD。Esoteric 他们为了展示自家 SACD 唱盘的卓越性能,也为了嘉惠爱乐者,他们找来经典唱片的原始母带,以自家 Esoteric Mastering 的母带重制技术处理,做出音质卓越的 SACD。这些 SACD 都是限量发行,想买,得在原厂一发布新片消息就赶快下订。错过之后,就不一定买得到了。Esoteric 截至目前所发行的 SACD,已有超过一半都售罄绝版。这几年他们更推出同样是限量发行的黑胶唱片,亦均经过 Esoteric Mastering 的母带重置,并交给 JVC Mastering Center 进行刻片。既然胜旗还准备了 K-01XD SE 和 Teac TN-5BB 唱盘。当然我也不想错过体验这些好唱片的机会。
音场开阔,层次清楚,声部座落清晰有度
|
听经过 Esoteric 重制的 Herbert von Karajan 指挥柏林爱乐演出华格纳管弦乐曲的 SACD。第一轨是精彩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音场开阔,层次清楚,声部座落清晰有度。虽然 Zero iTRON 体积不大,但重播的规模感不小。这里的弦乐质感鲜明,华格纳常以明亮而绵密的弦乐作为他音乐里抒情与叙事的主轴,再以铜管增添华丽与激情,音乐出现转折时则会以木管来连接。听这里的弦乐和铜管,那个质地之鲜明,就像是跳出来的一般,真是清楚。我也留意到此处的低音弦乐,Zero iTRON 把这里的低音弦乐处理的相当讨喜,没有过分的隆起造成混浊的低频,却能清楚感受到在底部铺垫出一层低频,即便在曲末的 tutti 乐段里,仍可感受到在下方衬着的低音弦乐。
至于「唐怀瑟」序曲最初的法国号是乐曲标志性十足的开场,四支法国号的和声听得甚是清楚,把这段朝圣者的合唱主题明白揭示出来。随后又见绵密如绸的弦乐带着悲伤的神情出场,Zero iTRON 以一种自然中庸又透视明晰的手法表现这弦乐的质感,不特别强调弦乐的厚度,却更展现了丝绸般的和煦光泽。转入快板后,音乐情绪一转,那是维纳斯城堡里的舞蹈,木管配上小提琴的高音,展现出一种贵气十足的韵味。有着号角的加持,Zero iTRON 把这些纤细的、柔媚的乐音表现的恰到好处。随后又带出气势宏大的维纳斯赞歌,听这里充满欲念的音乐,不仅是在高音处游走的小提琴,还有铜钹的金灿灿的声响。Zero iTRON 表现起那小提琴高音的质感,那分清楚和鲜明,可不是人人都办得到的。这份录音的 CD 我也有,可是,Esoteric 的 SACD 版无论是分辨率、层次感、透明度、声音密度、动态表现、两端延伸都要明显更好。
Esoteric 的黑胶也很厉害,味道与 SACD 又不尽相同
|
听到这里,其实 Zero iTRON 的试听已经可以结束了。不过,架上有几张 Esoteric 同样录音的 SACD 和 LP,我不禁好奇——相同的录音,相同的制作团队,相同的 Mastering 技术,在不同的载体上会呈现怎样不同的声音呢?我挑 István Kertész 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出的德弗札克第九号交响曲,这也是 Esoteric 2023 年首度发行自家黑胶唱片时的选片。黑胶对比 SACD 下,谁胜出呢?论解析,若求清楚地拉出栉比鳞次、井然有序的画面层次,SACD 毫无疑问更厉害;若要音像不仅层次分明,还要有立体感,那是黑胶更胜一筹。不过,Esoteric 的黑胶唱片确实厉害,音乐听起来流畅感极好,动态起伏从容自然。第一乐章开头的导奏,在弦乐与木管缓慢的铺陈下,定音鼓猛然作响,敲出强而有力的三连音。SACD 版的鼓声听起来快速强悍又干脆,LP 的鼓声则在劲道之余多了一份饱满和圆润。随后是颂歌般的第一主题,一但主题展开,就是德弗札克施展巧妙的复述本领的时刻了。这一来一往的主题,像是波涛般的涌过来。Zero iTRON 外观这么「设计系」,音乐重播的本事却非泛泛。而且,你给它什么,它就能一五一十地重现给你看。这就是 Avantgarde,这就是 iTRON 版本的实力。
看起来简单,其实一点也不
比起自家 Uno、Duo 和 Trio,Zero iTRON 相对上确实提供了一个体积更小,且配备完整的选项。装载了 iTRON 这个 Avantgarde 独家的电流放大方案,在音箱驱动和声音表现上,最能代表 Avantgarde 的设计理念。Zero iTRON 外型极简,颜色还仅有白、黑二色可选,且都是雾面涂装,与自家其他更高阶音箱所展现出来的奢华感很不相同。
要用新台币百万以内的预算,买到德国制造的号角音箱,选择并不多。如果还指定要全主动式,且内建 DSP 低音管理的,选择更少。倘若再要求音箱能有 18Hz~22kHz 的全音域发声实力,又岂可能把音箱做得这么小。要是再比起放大电路,其中能搭载 AB 类电流放大电路的,Zero iTRON 更是绝无仅有。100 万的音箱选择很多,可是,Avantgarde Zero iTRON 绝对是市场上极其特殊的存在。它虽然看起来简洁,其实却一点也不简单。
器材规格
Avantgarde Zero iTRON
型式:3 单元 3 音路主动式号角音箱
单元:1 吋 XT2 高音单元 + 130mm 球形号角,5 吋 XM1 中音单元 + 400mm 球形号角,12 吋 Z12 纸盆低音单元
低音扩大机模块:400 瓦 × 1
Zero iTron 功率模块:A/AB 类 10 瓦 × 2
频率响应:18Hz – 22kHz
效率:大于 107dB
分频点:250Hz,2.8kHz
尺寸:1,090 × 490 × 400 mm(高×宽×深)
重量:40.5 kg
售价:980,000 元
代理商:胜旗
电话:02-2597-4321
网址:www.winkey-audio.com.tw
FB粉丝专页:www.facebook.com/winkeyaudio
疯狂HIFI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疯狂HIFI官方公众号,本站动态早知道。
发布本站最新动态和HIFI咨询,产品评测等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