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美国The Sound Advocate音响媒体,作者Howard Milstein,为方便阅读采用软件翻译并有增删。
Allnic Audio(韩国奥立) A-2000 MK3 电子管功率放大器近日正式发布。这是一款 AB 类功率放大器,MK3 版本使用了Tung-Sol新型 KT170 电子管,其输出功率在五极管模式下为 120 W,在三极管模式下为 60 W。
第一级放大采用每声道一只5654五极管(三极管连接),提供 26 dB 的电压增益;两只 6S4 三极管作为反相和激励管,用于KT170 推挽输出。此外,在 A-2000 MK3 中,工程师们使用了两只 Allnic 专有的坡莫合金磁芯输出变压器,每声道一只。
在电子管领域,“三极管模式”指的是通过禁用五极管的附加栅极,使其功能类似于更简单的三极管。这通常会产生更温暖、谐波更丰富的声音,但功率输出和效率会降低;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通过电路设计将五极管的功能限制为三极管来改变其声音特性的方法。“五极管模式”是指使用电子管时,所有电极都处于活动状态,包括控制栅极、屏蔽栅极和抑制栅极。
以下是有关 Allnic A-2000 mk3 放大器中三极管和五极管模式的一些重要细节。
三极管只有一个控制栅极,而五极管有三个栅极:一个控制栅极、一个屏蔽栅极和一个抑制栅极。三极管模式通常产生更饱满、略微温暖、更具“复古”风格的声音,但谐波失真略大;而五极管模式则提供更干净、更线性的声音,失真程度可能更低。
五极管模式由于其更高效的设计,通常能够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而三极管模式功率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音质会更好!
Allnic奥立 A-2000 MK3 后级配备“五极管/三极管切换开关”,用户可根据所需音效进行选择。
Tung-Sol KT170 是一款专为高品质音频放大器输出级设计的顶级束射功率四极真空管。其具备高达 85 瓦的显著功率耗散能力,使配备两支该管的放大器可实现超过 300 瓦的功率输出水平。这使其成为相近体积产品中功率最大的真空管,在功率处理能力上超越了其前辈KT120和KT150。
这款Tung-Sol KT170采用原型玻璃灯泡,配有大型玻璃外壳,尺寸为137x68毫米(5.5×2.6英寸)。该设计旨在在高功率运行时维持高真空并有效散热。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热管理,还提升了管子的可靠性和音质。它还配备了等势阴极,以提高可靠性并有效放大音频频率。
一些关于 KT170的评测普遍称赞其强劲饱满的音色,低音出色,音场开阔,中音细腻。相比 KT150 等可以说是一次重大升级,尤其是在用于高端音响设备时。许多人注意到它体积大,能够输出高功率并保持高保真度;然而,一些用户可能需要考虑其体积可能带来的发热问题。
由于其强大的功率处理能力、热控制和超线性工作特性,它是高要求发烧友应用的理想选择。KT170对品质和可靠性的执着追求,确保了其始终如一的卓越性能和音色。但是,这些电子管和放大器本身的主观音质如何,还有待下文评测中进一步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 Allnic A-2000 MK3 后级应该与我们在《The Sound Advocate音响倡导者》杂志评测过的上一代型号 Allnic A-2000 25 周年纪念版进行比较,后者使用了四只 KT150 功率管。
这款全新的MK3的优势在于其采用了KT170 电子管,比上一代型号采用的 KT150拥有更强劲的功率和线性度。这种新配置能否满足最挑剔的音响发烧友的需求?让我们更详细地探讨一下。
作为一款电子管功率放大器,A-2000 MK3 在某些方面脱颖而出。它在五极管模式下拥有出色、全面的功率储备,几乎可以驱动任何连接的扬声器。它显示了该后级在电子管在频谱的所有区域内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氛围感与丰润音质。
这款后级在几乎所有播放发烧录音时都展现出极佳的透明度和饱满的音质。另一方面,这款全新的 KT170 后级有时会让您误以为它是一台晶体管功率放大器,尤其是在五极管模式下。(我的试听发现三极管模式下略有变化,但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它的声音属性强劲、有力、毫不妥协,虽然它没有KT150电子管的细腻,但它以宽广、集中的声场和极佳的细节而屹立不倒。另一方面,它确实少了一点KT 150电子管的“浪漫”气质和谐波的独特性,但它的整体性能仍然非常出色。这款放大器可视为胆机与石机的结合体。
Allnic A-2000 MK3既拥有顶级晶体管放大器强劲、无可挑剔的亮度和“复杂性”,又展现出顶级电子管放大器那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胆味”。我怀疑KT170可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经过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预热,这台胆机似乎能展现出一台优秀晶体管放大器应有的音质!然而,在其他方面,它能产生强劲的低音响应、显著的深度和宽度,并与其搭配的Q-Acoustics Concept 500扬声器营造出胆机特有的开阔的声场。
结像非常出色,声像聚焦清晰可见,令人赏心悦目。对于沉迷于A类或AB类音质的发烧友来说,这款放大器将是一大福音,同时还能展现出电子管的精湛技艺和温暖的音质。
然而,正如上文所述,它并非为追求纯粹“胆味”的发烧友,而是为那些渴望电子管和晶体管 “融合”的发烧友而设计(尤其是在五极管模式下)。我必须重申,或许正是新款 KT170 电子管的音质,让我们在经典的 AB 类重放、 KT150 或 KT 88重放的大多数(即便不是全部)细腻丰润之间取得了如此完美的平衡。
无可否认,KT170确实需要大量的磨合时间,而且在我看来,目前还无法与 KT 88的辉煌、华丽和权威相媲美。但这非常主观,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的系统和房间中体验这一点。
由于电子管内部结构、制造质量和老化程度的差异会影响其放大信号的效果,因此有些电子管的音质会比其他电子管更好。电子管的性能和音色很大程度上受其使用年限、使用情况和降噪能力的影响,以及它与其他电路的搭配方式。
电子管的声音会受到不同制造商使用的材料和设计策略的影响,例如内部板材的构造方法或内部绝缘的存在。Allnic 在设计新款 A-2000 Mk 3 功率放大器时已将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他们在放大器的整体声音和声效呈现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因为它展示了其在数字和模拟节目源方面的强大实力!
A-2000 MK3功率放大器是 Allnic Audio 的顶级立体声推挽功率放大器。MK3 是原版 A-2000 的权威升级版,它采用了全新、强劲且音质优美的 KT170 束射功率管,并对变压器进行了必要的改进,配备了全新设计的重型抗振机壳以及电路元件。
这款放大器已在我的参考系统中使用了近 12 个月,期间经常与其他几款晶体管功放(例如 Pass Labs Xa 30.8 和新推出的 Argent/Pur 单声道功放)进行更换比较。
我非常喜欢这款电子管放大器,可以毫不犹豫地给予其高度评价,它在展现所有声音特性和美感方面,对所有我探索的录音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Allnic 堪称“猛兽”,拥有强大的功率输出、细腻的中音和强劲的低音响应。它做工精细,重量接近40公斤!我唯一要质疑的是KT170的纯度,因为它们并没有完全展现出KT 88的那种华丽、浪漫和主观的感性。
话虽如此,Allnic A-200 MK3 是一款出色的功率放大器,几乎可以驱动地球上的任何扬声器。有时,当我重新连接这台设备时,我确信它比我的 Pass Labs XA.30.8纯甲类后级更出色……这就是它让我完全沉浸于音乐的原因。这款功放我可以长期使用,因为它不仅能展现出胆机的真挚质感,还能凭借其爆发力十足的动态和类似顶级晶体管设计带来的音色“特质”让你欲罢不能。强烈推荐!
扬声器:Q Acoustics Concept 500;数字源:Mojo Audio ‘Mystique’ X Musician Pegasus II R2R DAC、Holo Audio CYAN 2 DAC(即将评测)、Innuos Statement流媒体播放器;Audio Note (UK) CD3.1;模拟源:Audio Technica LP-7/ZYX Bloom 3动圈唱头;功放:Pass Labs XP-12;Pass Labs XA30.8;Argent/Pur 单声道功放;线材/调节器:Inakustik AC-3500p 电源适配器 & AC-2404 参考级 Air 电源线 ~ Audience Front Row 扬声器线材及连接线;Clarus “Crimson” 75 欧姆数字音频输出 / Audio Art 1e电源线。
输出功率:
• 120W(8Ω负载,1KHz)五极管模式 / 60W(8Ω负载,1KHz)三极管模式
失真度:
• 0.17%@10W,1KHz
频率响应:
20Hz-20KHz
信噪比:
• -80dB(CCIR,1KHz)
输入阻抗:
• 100KΩ(单端,非平衡)
尺寸:
• (宽 x 深 x 高)440mm x 480mm x 300mm
重量:
• 净重 36Kg • 装运重量 41Kg
MRSP(建议零售价): $15,950美元(中国市场指导价:¥109500元人民币/台)
疯狂HIFI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疯狂HIFI官方公众号,本站动态早知道。
发布本站最新动态和HIFI咨询,产品评测等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