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见真章,不让旗舰现大气:竹北新憩地试听 Magico S2 音箱

showimage (40).jpg


音响,为了重播音乐而生,既是本于科学与科技的产物,又是传递艺术与人文的媒介。它的本质是物理的、机械的、电子的、声学的;它的目的却是为了音乐及美学,触动情感与思绪。若要达成音乐重播的理想,手段必须仰赖科学。但科学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计算,还得透过仪器的辅助,才能让产品设计一步步逼近完美。

showimage (41).jpg


以科学为径,实现艺术和美学的重现

美国音箱厂 Magico 就是这么想,也确实这么做。他们在疫情期间下重本投资设备,购入 Polytec 雷射震动监测仪和 Klippel 近场扫描机器人,有了这些先进设备的辅助,让 Magico 在研发上更科学、更准确也更有效率。2024 年是 Magico 成立满 20 年的里程碑,他们开发出崭新的 S 系列音箱,又以 S5 2024 最为精彩。Magico 老板 Alon Wolf 还特地为此来台举办产品发表会。随后,又在 2024 年底,Magico 再推出 S 系列最小的落地音箱 S2,以更小的体积、更小的占地面积,实现 Magico 的声音美学。

Alon 来访的那场发表会我人就在现场,席间他不仅播放了试听曲,也让媒体记者一人选一曲亲身体验 S5 2024 的威力。今年年初时,我又造访代理商杰富,用一个下午品尝 S5 2024,领略新世代 Magico 以科学精神打造的音箱。接连两次,Magico 2024 S5 的声音那种大开大阖的、宽宏中可见精细的、音乐动态表现从容不迫地的大气表现,着实让我印象深刻。


showimage (42).jpg


竹北新憩地可听 Magico 和 dCS

幸运如我,又有机会听到 Magico 新音箱 S2 了;这次地点换到竹北的新憩地。新憩地是一家复合了音响、轻食、咖啡、葡萄酒的人文空间。在全台岛这许许多多的音响店,极少数复合式经营店家里,是一相当成功的案例。我去之前还特地传讯息问新憩地的张老板:「Magico S2 好像不大,放你那里没问题吗?」「你来听了就知道。」见他回答得肯定,我更是好奇。

到了新憩地,一见场景,OMG......这大概是我在这里遇过最小的几款音箱之一了。多年来,我和新憩地合作办音乐讲座,每年都要去个几趟,每次去,张老板都会试着配出不同的音响系统。这里的空间不小,还有挑高天花板,再加上复合咖啡厅经营,店中座椅多且有客人,音箱若不够大,只能近场聆听。S2 也是这样吗?


showimage (43).jpg


音箱体积小,居家摆放不占空间

S2 有多小?说真的,它也不是真的很小的音箱。只是,比起 S5 2024 是真的小很多,摆在新憩地的空间里也显得秀气。面宽约近 40 公分,深度约为 35 公分,高度则是 110 公分,最大的低音不过 7 吋,这尺寸确实只能算是中型偏小的音箱。但我等一下会告诉你,看起来如此,听起来可一点也不小。

showimage (44).jpg


源自自家旗舰 M9 的钻石镀层高音单元

Magico S2 采 4 单元 3 音路设计,那个 28mm 的钻石镀层铍振膜高音,高频延伸上看 50kHz,直接移植自 Magico 旗舰音箱 M9,还真没在跟你客气的!高音下方,则是一个 5 吋中音,以及二个 7 吋的低音。中音单元用上 75mm 的大口径音圈,并用上高刚性与高阻尼的钛金属音圈套筒。低音单元则用上高磁力的钕磁铁,配上特殊公府处理的悬边,大幅降低运动失真。


showimage (45).jpg


中、低音都用上 Magico Gen8 Nano-Tec 纳米科技锥盆

中音与低音单元则是 Magico Gen 8 Nano-Tec 第八代纳米科技锥盆单元,振膜采用铝合金制的蜂巢结构,前后再夹上掺入石墨烯强化的碳纤维层,整体刚性极高。原厂表示,运用 Gen 8 Nano-Tec 制造的这些中、低音单元,其失真率是前所未有的低。并且,为了提供单元稳固的基础,Magico 还几经设计、改良,花了三年才做出 S2 所使用的第三代单元框架。连框架也要这么讲究?花三年才设计出来?如果你认识 Alon Wolf 这个人,知道他的脾气,就会理解——这话是可信的。

showimage (46).jpg


椭圆对称式分音拓朴的分频网络

四颗单元、三个音路,分音器设计格外讲究。Magico S2 搭载了椭圆对称式分音拓朴(Elliptical Symmetry Crossover, ESXO),以 Linkwitz-Riley 滤波线路,进行 24dB 滚降的滤波。24dB 相当于我们俗称的「四阶分音」,可说是滚降曲率较陡峭的设计。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在分频点位置,可以带来最少的频段重迭,更容易控制分频点区域的频率响应曲线,使之更平坦。但高阶的分频会有较复杂的相位问题,在设计上更要下功夫。Alon Wolf 艺高人胆大,Magico 要实现的,就是以科学方法实现理想的音乐重播;ESXO 既能达成高阶分频的好处,又要维持最大响应与相位的线性。鱼与熊掌,他都要。

ESXO 分音器的用料自也不含糊。Magico 特别指出,S2 的分音器用上德国发烧零件厂 Mundorf 的 M-Resist Ultra 皮膜电阻,这款使用铜锰合金箔(copper-manganin foil)绕制的电阻,不仅能承受大电流,还有很低的电感,有助于声音透明且流畅。新采用的铜箔纸质线圈,具有很低的麦克风效应,这连带使得音箱的底噪更低。


showimage (1).png


以 Polytec 雷射测振仪辅助设计箱体

Magico 音箱的箱体以铝合金制造着称,S2 以铝合金板挤压成椭圆弧面的形状,并根据 Polytec 雷射测振仪扫描箱体,确认箱体面板震动的频谱,再结合有限元素分析,研究材料应力分布的根源,好能对症下药,解决共振问题。因此,它不像很多音箱那样用上厚实板材、配上许多吸音棉来吸收驻波、处理震动。看起来小的 S2,其实箱内空间却比一般同体积音箱更大。而且,Magico 因为在前置作业阶段,就能透过测量、模拟、建模、修正,解决各种共振的问题,也就不需要事后再以其他阻尼材料来补救。此外,S2 还是 Magico 做过最大片的单一铝挤压成型铝件。他们家更大的音箱,都需要多块铝件组合起来,但 S2 则是单一铝件挤压成型,使之具有更好的刚性和强度,配上自家「被动反共振架构」的设计,底部且采航天级复合阻尼夹层与钛合金构成的脚垫达成三点支撑,展现绝佳的阻尼特性。真的这么好吗?有数据有真相。原厂提出他们的参考数据,S2 铝合金箱体的面板变形量小于 0.1 μm,Polytec 测震仪也测出 +/- 0.02% 的线性度,相当于次微米等级的位移。翻成白话就是:极少震动,就算震,也很小。


showimage (47).jpg


这个午夜黑,真是好看

箱体外部的涂装也不马虎。Magico 提供六种软质涂层的雾面款,以及六种专业抛光的镜面款,一共十二种款式可选。采用 Softec 的雾面款六色均使用分子级色料浸润,具有军规等级的耐磨特性,色泽饱满、触感细腻,质感高级。试听当天所开声的这对,称为「午夜黑」,但在室内灯光照映,或是窗外阳光洒下,看上去更像是某种深邃的灰色,低调却优雅,而且很好搭配居家装潢。


showimage (49).jpg


新憩地张老板建议用大功率、大电流输出后级伺候

张老板为 Magico S2 搭配的扩大机是 Dan D’Agostino S350 后级,这是一台 8 欧姆 350W、4 欧姆 700W 的立体声后级。他说,Magico S2 虽然看起来不大,但要让它彻底发挥本领,还是得用上 S350 这样大电流、大功率的后级,方为上策。就像我们坐上后轮驱动的大马力性能车,没有两把刷子,上路可是会出事的。

讯源方面,他以 dCS 最新推出的 Lina DAC X 为主要讯源兼前级,让 Lina DAC X 直接输出模拟讯号给 S350 后级。张老板喜欢比较简单的系统,如果讯源可以当前级,他会尽量尝试直入后级的做法。在他看,这样做声音直接而且「省钱」。至于这个 Lina DAC X 延续了之前 Lina DAC 的设计,具备了串流播放和 dCS 独家的 Ring DAC 线路,但是把宽度加宽,让原本作为耳机系统一部分的 Lina DAC,更适于用在二声道系统上。音乐播放则使用 Roon,并以 Rockna Wavelight Server 当 Roon Server。


showimage (48).jpg


小二的表现颇有大五的影子

论整体的声音表现,Magico S2 在这样的搭配下,展现出明亮、纤细的高音质感,细节信息的重现极其丰富而且清晰。中频段的解析力极好,声音密度高而且不会太紧,那是有厚度的声音。至于低频,双 7 吋低音配上 这个不太大的箱体,竟也榨得出深沉低频,管风琴、低音提琴、大鼓、电子乐,都罩得住。这等表现,与先前听的 S5 2024 十分相似。从杰富的大试听室,换到较小的新憩地,音箱恰好也从「大五」换成「小二」,难怪整体听感这么雷同。

质感传达高传真,音色表现有贵气

showimage (50).jpg

以 Alfred Brendel 担任钢琴演奏,Simon Rattle 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出贝多芬第四号钢琴协奏曲为例。第一乐章罕见地以钢琴独奏起始。听钢琴踏着稳定而优雅的步履,吐出一声一声坚实且明亮的音符,Brendel 的触键听来既水润又高贵。我们常说这个音箱、那台音响的声音很有贵气、很高贵。所谓声音的贵气其实就显在质地与音色上,质地绵密而凝聚,音色则重在谐波的生成与表达。Magico 的「魔法」也在这里,在钢琴奏出主题后,乐团接续演奏,铺陈出清晰的舞台场景。此时弦乐质感也很鲜明,我的座位距离音箱的确不远,但少说也有 2.5 米以上的距离,我并没有刻意开大音量,但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弦乐演奏的质感。这种高传真的质感揭示,果真是 Magico 的强项。

层次表现优秀,画面清楚透明

showimage (51).jpg

虽然 S2 体积不大,可是能量感却很充沛,且能塑造出开阔的空间感,带来一个推展开来的舞台。受惠于它出色的解析力和透明度,音场不仅是展开的,而且很透明,对于管弦乐团的配置、声部的座落,整个音乐当中的布局和递嬗变化,都能予以清楚描绘。以 John Williams 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出「虎克船长」的配乐为例,当中简单的两个主题经过发展和变化,让乐团不同声部轮替着主奏,配上打击乐部适时的画龙点睛,展现出如万花筒般的管弦音乐魅力。听这一段快速流转、千变万化,让人目不暇给的音乐,S2 能始终稳稳当当地给予清晰的画面,有层次、有布局、有结构,而且器乐自身质感也能兼顾,相当具有听感的真实性。Magico 音箱即便尺寸不大,低音表现总也很有水平。S2 在表现打击乐部的定音鼓和大鼓时,低音能沉之外,还有着很扎实且有密度的敲击感。

双七吋低音也能有此大鼓表现?

showimage (52).jpg

我听了「虎克船长」配乐里的鼓声后,随即又播放了大植英次指挥明尼苏达管弦乐团,演出柯普兰的「平凡人的号角」,作为对比和映证。听那个大鼓,Magico S2 果然很厉害,庞大的、有力的鼓声在敲击之后蔓延开来,配合着铜管的吹奏,威严气质正自展开。铜管有小号、伸缩号、法国号,各有各的音色,交融在一起却又呈现出一种明亮灿烂又温暖,轩昂之中见庄严的气质。

大中有细,才是厉害

showimage (54).jpg

至于爵士乐里的鼓声,也有惊人之处。Bertrand Renaudin 与 Olivier Cahours 的「Douo Live」专辑里,Bertrand Renaudin 这位法国爵士乐界大师级的鼓手,在这现场演出的录音当中,给了所有音响系统出难题。那突如其来的鼓声,来得又快又强,对系统的反应速度是考验,对扩大机的驱动和控制能力是考验。听这专辑的热力四射,奔放狂热的演出,圆润 Q 弹的吉他琴音,细碎丰富的鼓组声响,铜钹敲响时的金属质感,还有强击下的突如其来的鼓声,无一不是精彩绝伦。我听的是音乐,播音乐的是音响;不仅两位乐手的演出精彩,Magico S2 的演出也精彩。

只要讯息在,它就能够播出来

showimage (53).jpg

若换成不那样凶悍的曲子,Magico S2 也能收敛起来,让你更专注在音乐本身,而非一直想着它的音响性能。在 「We Get Requests」专辑里的每一首 Peterson Trio 经典曲目,在 S2 的播放下,俱都以着让人摇头晃脑、沉醉其间的逸趣。「Quiet Nights of Quiet Stars」乐曲开头刷过钢琴琴弦的声响清楚鲜明,右侧的贝斯颗粒感十足,球形的音粒滚着弹着,鼓手的节奏清晰爽朗。S2 中频段的解析真是好,清晰透明且干净。听那钢琴音符的坚实质地,有着晶灿灿的光泽感。至于「You Look Good to Me」一曲里拉奏的贝斯,粗犷的声音纹理,听起来真让人起鸡皮疙瘩。前奏除了贝斯以外,还有三角铁的声响,那清脆响亮的金属敲击声,尾韵漂亮递延展开来。1964 年的录音啊!其实有很多讯息都在,我们听见多少,功夫还在重播的设备有多少挖掘并重现的本事。

人声有细节、有纹理、还有穿透力

showimage (55).jpg

既然有好的中频解析,播放人声总是好听的。Holly Cole 的「Don’t Smoke in Bed」专辑留下了她全盛时期的声嗓。那时而甜美,时而又带着一点烟嗓的迷人风情,唱到激昂处充满穿透力的声音,在 S2 的播放下尽显无遗。以专辑代表曲「I Can See Clearly Now」为例,开场的贝斯拨奏真是 Q 弹有劲,不仅有饱满的颗粒,还有琴弦震动的细节。能有此低音解析力的 S2,经过这几曲的连番考验,低频表现实在可以给过了。回头讲人声。S2 以一种直接的、透视的、高传真的手法来表现人声。事实上,对于乐器演奏,当然也是这样。可是,插电乐器的音质音色,我们说不准;插电乐器的声音有着太多的电子干预。乐器的音质音色,我们或也可以分辨,但多数人还是对人声最敏感。S2 在表现人声时,高明的传真度就好像把歌唱者带到面前来一般。

麦可的歌,是听 Magico 音箱的必修课

showimage (56).jpg

我每次听 Magico 的音箱,都要放上 Michael Jackson 的歌曲,我不认为这是偏见或刻板印象,但 Magico 音箱的特性确实总能让 Michael 的歌曲听起来特别过瘾。例如播放「Billie Jean」时的鼓声听起来真是饱满扎实且强劲。S2 的单元尺寸没那样大,感觉敲起这鼓,反应更快速,别有一番飒爽的气质。MJ 的歌声有着很好的密度,配上高卓的解析力,就是这样的特质,我才说 Magico 在播放 Michael Jackson 时特别有魔力。「Black or White」开头的父子对话场景,这个音效听起来真是很有看电影的感觉。而后歌曲正式展开,电吉他伴着鼓声奏出主题,Michael 接着开唱。S2 的高传真特性,让音乐听起来富有真实性,还能表达剧场感,至于 MJ 歌曲的四射活力与外放热情,更是毫不保留地完全倾倒出来。S2 不大,我已经强调好几次了,可是,它给出的音乐是大气的,声音是大方的。

抽丝剥茧的独到手法,让音乐乱中见序,有条不紊

showimage (57).jpg

除了 Michael Jackson,我认为 Magico 音箱播放电影配乐时的表现也很精彩。我上次听 S5 2024 时,就对它播放「沙丘」配乐时展现出的声音震撼力印象深刻。这次来到场地小一点的新憩地,换听尺寸小二号的 S2,我还想放上这张专辑。果然精彩!以后 Hans Zimmer 的配乐都要列入我试听 Magico 音箱的必听曲目。S2 的高解析可以提供非常健康的刺激感,那种刺激感是来自音乐(或者说乐音)本身的,而非音响失真所致。「Dune」的配乐里,Hans Zimmer 就用上许多特殊的乐器,并且为了营造出浩瀚宇宙未知领域的神秘感,透过不和谐与混乱来表达这种科幻场面。S2 在表现这些声响时,抽丝剥茧的本事可不一般,似乎在别的系统上听起来会「乱」的场景,到了它这里,全都给捋清楚了。这点,我是真佩服!

惊艳感不打折

何其有幸,今年听了两回 Magico 音箱,且都是最新世代的 S 系列。S 系列旗舰的 S5 2024,其全面性的表现,简直就在挑战旗舰 M 系列。但这次来新憩地听的 S2,小体积却有大能量,售价不及 S5 2024 的一半,却在较小空间里展现不亚于 S5 2024 的惊艳感。Magico 前几年的设备投资,看来是真做对了。这新世代的 Magico 果然很厉害,更低的失真、更纯粹的声音、更自然的音色、更宽广的带宽、更透明的画面、更丰富的细节、更锐利的线条、更具象的形体,在在说明了用科学打造音箱,实现更具美感的艺术重现,是可行的路,甚至是所当行的路。S5 2024 证实了这事,S2 亦然。





器材规格

Magico S2
型式:3 音路 4 单元落地音箱
单元:28mm 钻石镀层铍振膜高音 x1、5 吋第八代 Nano-Tec 石墨烯锥盆中音x1、7 吋第八代 Nano-Tec 石墨烯锥盆低音x2
效率:86.5 dB
阻抗:4欧姆
频率响应:26Hz~50kHz(in room)
建议扩大机功率:50瓦~300瓦
尺寸:1100 x 345 x 395 mm(HxDxW)
重量:60 kg
售价:1,780,000 元(亮面版本 2,020,000 元)

进口总代理:杰富国际
电话:02-2748-6518
地址:台北市内湖区新湖二路 162 号 5 楼之 1
网站:www.jeffaudio.com.tw

crazyhifi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